CQ9电子有限公司属于中国正规、信誉平台,以客户为中心

咨询热线:

020-88888888

cq9电子游戏app:中国发布丨建实景三维中国、构建全国基准站“一张网”……我国将这样打造“数字”

发布时间:2024-01-26 20:23人气:

  中国网8月23日讯 8月22日,自然资源部出台《自然资源部关于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 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地理信息产业与自动驾驶地图领域迎来重要顶层设计文件。

  8月23日,自然资源部召开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1-7月份地质、海洋灾害情况及“七下八上”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工作情况,以及《意见》有关情况。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熊自力介绍,今年1-7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243起,发生造成人员死亡失踪的地质灾害26起,造成5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26794万元。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32起,避免了1606人的可能因灾伤亡。

cq9电子游戏app:中国发布丨建实景三维中国、构建全国基准站“一张网”……我国将这样打造“数字中国”

  熊自力表示,“七下八上”历来是我国每年防汛的关键期。据气象部门统计,今年7月16日至8月15日,我国暴雨区域集中,极端性强,全国共出现7次暴雨过程,华北、东北分别遭受3次暴雨过程袭击,其中华北多地日降水量破历史记录。“自然资源部全力做好了‘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特别是台风‘杜苏芮’和‘卡努’登陆前后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和海洋灾害防御工作。”

  加强研究部署,强化事前防范。7月15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召开2023年全国“七下八上”关键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调度部署视频会议。8月1日,印发《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地质灾害防范各项工作的紧急通知》。8月3日和8月8日,自然资源部主要负责同志两次主持召开部长专题会议。8月8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台风“卡努”海洋灾害应对工作的通知》。

  加强会商预警,强化防御响应。地质灾害防范应对方面,“七下八上”特别是台风影响期间,自然资源部组织有关地区召开2次视频会商调度会。7月15日-8月16日,自然资源部滚动发布国家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产品73期,针对受多轮强降雨过程和台风“杜苏芮”“卡努”影响的18个省份,启动地质灾害防御Ⅲ级、Ⅳ级响应12次,派出14个由司局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及驻守专家,会同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加强风险研判和预警发布。

  在海洋灾害防御方面,自然资源部组织各有关单位加密观测监测,强化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加强对地方海洋灾害防御的指导。针对三次台风过程,共启动海洋灾害应急响应4次,共发布海洋灾害警报57期,开展应急视频会商19次,参加国家防总会商调度会11次。共派出工作组4批次。

  加强培训演练,强化排查转移。今年1-7月,全国共开展地质灾害演练88113场,培训58820次,参加人数分别达283.5万人次和233.6万余人次。全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共计派出专家及技术人员85.2万余人次,排查巡查隐患点149.9万余处次,紧急处置各类地质灾害险情或隐患6437处。其中,“七下八上”期间,自然资源部指导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紧盯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强化巡查排查,指导避险转移,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对于下阶段我国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发生趋势,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主任谢承祥表示,当前,我国仍处于主汛期,全国多地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仍然高发,华北、东北部分山区土壤含水量已经饱和,地质灾害风险高,依然不能有丝毫放松。

  根据地质灾害多年发生规律和相关气象预测,八月下旬至九月上旬,华北地区的北京北部和西部、河北中北部,东北地区的吉林南部和东部、辽宁东部等地,受“七下八上”强降雨影响,山区土壤已经或接近饱和,在短时强降雨影响下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依然较高,局部地区发生崩塌、滑坡及链式灾害的风险高。

  谢承祥表示,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防范各项工作。

  一是督促各地持续紧盯两个防范重点。首先是重点地区,既包括县城、重点集镇、学校、医院、敬老院、农家院等集中居住区,还包括交通干线、山区道路、重点水库库区、工矿场所、在建工地工棚、旅游景点景区、度假休闲场所等流动人员较多的地区;其次是加强长历时降雨、短时局地强降雨、旱涝急转和半夜大雨等重点时段防范。

  二是加强会商研判和监测预警,突出临灾预警,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直达基层防灾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加强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落实应急预案行动措施,指导相关地区做好雨前雨中和雨后排查巡查,提前做好人员撤离预案,预置技术力量和技术装备。协助地方政府关键时刻果断撤离转移危险地带群众,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三是持续关注台风海洋灾害发展形势,开展加密观测,提前研判会商,滚动发布预警报信息,及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开展灾害防御工作。

  自然资源部国土测绘司司长张继贤介绍,《意见》从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应用、构建测绘地理信息新安全格局、优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组织实施保障等方面作出工作部署。

  在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方面,《意见》明确,加快建立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夯实时空信息定位基础,丰富基础时空数据资源,推进行业和企业数据供给,健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体系。

  在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应用方面,从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服务百姓美好生活等方面,深化测绘地理信息对高质量发展的全面支撑。

  在构建测绘地理信息新安全格局方面,加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提升行业监管和服务能力,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严守测绘地理信息安全底线。

  在优化事业和产业发展环境方面,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健全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和重大工程牵引,健全技术标准体系,优化生产组织结构,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保障能力建设,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同时,《意见》提出要加强组织领导、探索多元投入、加强宣传引导等组织实施保障,确保转型升级各项任务有效落实地型模型

  张继贤表示,《意见》将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支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制定地理信息数据流通和交易负面清单

  当前测绘地理信息为共享经济、智慧出行、物流快递等提供服务保障,社会公众日常生活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张继贤表示,自然资源部立足自身职责,聚焦制度政策供给,围绕“促进”“推动”,主要是在强化政策支撑、优化产业生态上下功夫,助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主要有4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开放基础数据资源。加工和编制多尺度、多类型的公众版测绘成果,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实现95%的用户使用公众版测绘地理信息成果。

  二是积极探索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产权登记、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基础制度,规范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管理、流通和使用。建立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制定地理信息数据流通和交易负面清单。建立健全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数据有偿使用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进行增值开发和利用。

  三是着力优化产业生态。加快推广使用安全可信的地理信息技术和设备,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地理信息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依规采集处理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加大数据要素供给。优化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北斗导航定位、数字地图、遥感等测绘地理信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地理信息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建设,支持测绘地理信息企业拓展国际业务。

  四是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作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协会在反映企业诉求、保护企业权益、妥善处理纠纷、协助政府监管等方面作用,支持其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机制。

  数字经济与大数据时代,测绘地理信息既是重要的战略性数据资源,又是新型生产要素。为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作用,激活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潜能,《意见》对数据供给和应用进行了系统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张继贤介绍,在数据供给方面,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保障,打造数字中国统一的时空基底。主要有4个方面: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立以现代测绘基准、实景三维中国、时空大数据平台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二是夯实时空信息定位基础,持续完善国家测绘基准,构建基于北斗的全国基准站“一张网”,提升测绘基准公共服务能力和北斗产业化水平;三是丰富基础时空数据资源,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加强航空航天遥感影像统筹;四是推进行业和企业数据供给,加强行业地理信息的共享和利用。

  在数据应用方面,拓展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应用,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要从4个方面发力:一是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推动时空大数据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自然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开展空天地网一体化遥感监测,支撑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保护、利用的全程监管。二是赋能政府管理决策,全面推进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支撑政府部门信息化建设及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三是助力数字经济发展,加工编制公众版测绘成果,并大力促进测绘地理信息在数字经济新业态发展中的应用,释放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要素价值。四是服务百姓美好生活,包括建设新一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等,基于时空大数据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丰富购物消费、居家生活、养老托育、家政服务等数字化应用场景。

  264个城市已开展三维模型建设 覆盖全国陆地国土的10米格网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全面建成

  实景三维中国是新型基础测绘的标志性产品,是数字中国数据资源体系的重要内容。《意见》提出,到2025年,完成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试点,形成新型基础测绘业务格局;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5米格网地形级实景三维基本建成,5厘米分辨率城市级实景三维初步实现对地级以上城市覆盖。到2030年,实景三维中国全面建成。

  张继贤表示,实景三维中国作为真实、立体、时序化反映和表达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时空信息,通过“人机兼容、物联感知、泛在服务”,来实现数字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实时互联互通,为数字中国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数字化分析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部署要求,自然资源部正在加快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

  张继贤介绍,截至目前,在地形级实景三维建设方面,覆盖全国陆地国土的10米格网新一代数字高程模型全面建成,完成了东部和西部重点区域约600万平方千米优于5米格网地形三维模型建设;建成了11版覆盖全国陆地国土2米分辨率、2版覆盖重点区域优于1米分辨率影像数据,实现影像成果由不定期获取向按季度采集和提供的跨越;完成了黄河流域约40万平方千米基础地理实体数据建设。在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共计26个省(区、市)264个城市,开展约5.52万平方千米城市三维模型建设,在地方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张继贤举例,在城市精细治理方面,杭州依托实景三维打造“数字国土空间”,整合全域规划、自然地理信息、人口、法人、经济社会、交通等数据,实现人、地、楼、房、企等基础信息的关联,开发了人口密度、公共配套、轨道交通站点、景观分析等工具,支撑城市空间三维数字化、治理智能化、监管精准化。

  导航电子地图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深度融入居民生活。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导航电子地图产品模式、内容也在发生着诸多变化。

  谈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与地理信息数据该如何融合,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长李永春指出,就当前认知而言,自动驾驶地图、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是一种新型的导航电子地图,在位置精度、要素内容、更新频率、应用场景等方面与传统导航电子地图有所区别。自然资源部近年来通过采取系列措施,支持业界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基于时空大数据,加快数字地图、导航定位等地理信息数据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

  在政策保障方面,2020年,自然资源部会同11部门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做出规划,2022年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2023年印发《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等。

  在试点实践方面,2019年,自然资源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地图应用试点的合作协议》,支持北京在亦庄开展自动驾驶地图测试区建设。2022年,自然资源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支持、指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重庆6个城市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工作。

  在地图审核方面,先后经过安全评估、制定审查规范、实施行政许可等步骤,自然资源部促进了面向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高级辅助驾驶地图产品的投产。在此基础上,2023年全面放开普通道路高级辅助驾驶地图应用。

  在技术研发方面,针对自动驾驶需求,自然资源部组织优化升级地图保密处理技术和相关插件。组织实施基于国产密码的数字化测绘体系安全技术改造示范工程,专项推进解决自动驾驶地图采集、传输和在线更新等环节安全问题。

  在标准研制方面,《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印发,对智能汽车基础地图标准体系做出了建设规划。目前正按第一阶段工作目标推动相关重点标准的研制工作。

  李永春表示,通过上述工作,自然资源部在坚守地理信息安全底线的同时,进一步释放了地理信息潜能,促进了自动驾驶地图的应用。接下来,自然资源部将继续改革完善政策制度、推动试点试验、改进监管方式方法、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标准研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自动驾驶地图产品走进大家的生活,为低碳绿色出行助力。


020-88888888